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际经济评论》

2025年第4期

查看往期

全球右翼浪潮兴起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2025-10-09

全球右翼浪潮兴起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作者:李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周琪(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丁一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张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田野(中国人民大学)摘要:近年来,民粹主义在西方国家兴起,既包括左翼民粹主义,也包括以民族主义和反经济全球化为特点的右翼民粹主义。西方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文明冲突论的反全球主义叙事逻辑是右翼思潮反全球主义兴起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根源,而不同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差异则决定了其对反全球主义理念的认知差异。美欧民粹主义势力的崛起不仅颠覆了传统政治生态,而且通过政策转向与价值重构,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多维冲击,深刻改变了长期国际合作逻辑。贸易碎片化与供应链重组系统性削弱全球增长动能,民粹主义势力推动的逆全球化趋势正对全球长期增长潜力造成结构性损害。民粹主义带来的冲击将持续考验国际经济体系的韧性,倒逼各国在开放与安全、效率与公平间探索新路径。全球化将进入一个下降周期,国际经济的集团化色彩将逐渐增强。此外,随着西方国家全球主义者与本土主义者之间的“内外”之争日益凸显,欧洲和美国近年来都发生了政党重组。欧洲政党出现了中左和中右的汇合、左翼民粹主义和右翼民粹主义的汇合。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则在全球主义和本土主义的维度出现了显著分化。特朗普新政不仅彻底颠覆了民主党政府以往的内外政策,对美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带来了海啸般的冲击,而且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美国未来走向及其对国际社会影响的严肃思考。同时,美欧之间在政治价值观、战略安全和国际秩序等根本性问题上的显著分歧,加深了跨大西洋裂痕。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数字平台国际化的视角2025-10-09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数字平台国际化的视角作者:陈伟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碧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钟列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摘要:数字平台兼具企业和市场的双重属性,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也是新型生产关系的体现。跨境数字平台是继资源型跨国公司、传统制造型跨国公司和科技制造型跨国公司之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诞生的企业国际化新业态。与传统跨国企业不同,跨境数字平台主要依托数据新型生产要素、算法新技术和新型产业生态系统来塑造企业特定优势。从理论与历史逻辑来看,从新科技的诞生到新质生产力“物化”为具体产业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开放条件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落脚点。从数字平台国际化发展的现实角度来看,市场是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机制,有为政府则是确保新质生产力转化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竞争态势,要在全球数字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中国政府应通过主动推进高水平数字规则建设,积极应对“数字霸权”与“长臂管辖”,塑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数字平台企业则应通过应用导向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主动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管理,积极应对关税等外部冲击。  

21世纪美国新重商主义:政策特征及对增长模式的影响分析2025-10-09

21世纪美国新重商主义:政策特征及对增长模式的影响分析作者:
王有鑫(中国银行研究院)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政策制定日益受新重商主义思潮影响。本文首先详细介绍美国新重商主义思潮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趋势及发展特征,对比分析新重商主义与传统重商主义、新凯恩斯主义及新自由主义的区别和联系,系统梳理21世纪美国新重商主义在国家干预政策方面的表现和呈现的新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21世纪美国新重商主义三大政策支柱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和模式的影响机制和渠道。研究发现,为应对危机并解决新自由主义思潮下市场失灵和产业空心化等问题,美国政府逐渐加大对于“大财政”政策、竞争性产业政策以及贸易投资保护政策的使用,通过经济政策安全化、贸易政策对等化、产业政策竞争化、科技政策地缘化等方式,加强对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干预和控制,试图重构以美国为中心的“技术—产业—贸易—规则—安全”闭环体系。美国政府强化经济干预的路径选择,不仅塑造了新型的国家—市场关系,更重构了经济增长模式的底层逻辑。长期看,美国政府以“经济干预、财政加杠杆、超发货币、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等为特征的新重商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隐忧,政府债务危机、财政赤字和制裁威胁将反噬美国在经济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减少美国在全球跨境“商品—资金”循环中的垄断收益。针对美国新重商主义政策的外溢影响,中国应综合施策加以应对。 

欧盟多元补贴审查制度的适用——以《外国补贴条例》为切入点202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