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4年第3期

查看往期

透明度危机?——谈判视角下的国际遵约研究2024-04-11

大国应对第三国危机的策略选择——基于1946—1963年美苏冷战的案例考察2024-04-11

大国应对第三国危机的策略选择——基于1946—1963年美苏冷战的案例考察
王梓元
【内容提要】在大国战略博弈与地区冲突频发的背景下,竞争中的大国如何应对第三国危机值得关注。一般而言,大国会将第三国内部发生的政治动荡以及第三国之间的军事冲突视作提升自身权势的机遇,也会通过回应危机向对手释放信号,或者通过竞争对手回应危机的方式了解对方的决心和意图。为了管控冲突,大国会设法达成势力范围约定,但相关约定并不能完全约束大国的行为。作者将势力范围约定作为重要的自变量并提出了理论假说,以1946—1963年期间美苏冷战的案例对假说进行了检验。该案例检验表明,美苏两国在达成势力范围约定之前会频繁干涉和介入发生在欧亚大陆上的第三国危机,并试图通过结盟的方式阻止竞争对手借助该事件扩张其权势。美苏两国在达成势力范围约定之后,美国对发生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危机事件采取了置身事外的态度,但双方在约定的势力范围之外依然展开了持续的干涉行为。事实上,在主权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20世纪,势力范围已失去正当性,相关势力范围的约定并不是大国管控竞争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大国竞争;第三国危机;区域冲突;势力范围;美苏冷战
【作者简介】王梓元,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讲师。

美国“印太”小多边主义的生成机制探析2024-04-11

美国“印太”小多边主义的生成机制探析
叶晓迪
【内容提要】在“印太”地区通过小多边主义实施对华遏制战略已成为美国外交战略的主轴。根据美国与盟伴在秩序愿景和威胁认知感的匹配组合,可以将小多边主义划分为全域型、制度型、安全型和现状型四种类型。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一致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强,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全域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也最高。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一致性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弱,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制度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较高。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存在差异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强,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安全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属于中等水平。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存在差异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弱,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现状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最低。奥巴马政府、特朗普政府以及拜登政府采取的对华战略和相关案例可以检验美国“印太”小多边主义生成的因果机制。
【关键词】小多边主义;秩序愿景;威胁认知;“印太战略”;制度形态
【作者简介】叶晓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云山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