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4年第10期

查看往期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政治经济学逻辑2024-11-05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政治经济学逻辑

徐秀军  罗仪馥
【内容提要】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实践将发展拓展到全球视野,将开放发展和共同发展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实现了内向维度现代化与外向维度现代化的有机统一。这既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国家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必然结果,也为构建开放条件下国家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奠定了现实基础。在开放条件下,国家的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发展进程,还是包含合作与治理的国家间互动进程。根据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开放条件下国家现代化主要可分为发展导向型现代化和发展—合作—治理型现代化两种模式。随着发展进程的推进,国家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会实现从发展导向型现代化向发展—合作—治理型现代化的跃升。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践行开放发展理念,立足商品要素型开放奠定的基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体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以及自立自强与自主开放的互补互促。从学科建设和研究议程拓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政治—经济互动可以为更广泛意义上的开放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开放政治经济学;发展导向型现代化;自主开放

【作者简介】徐秀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罗仪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治理诉求、地区认同与区域组织的差异化变革2024-11-05

治理诉求、地区认同与区域组织的差异化变革

杨娜  程弘毅
【内容提要】建立区域组织日益成为域内各成员方开展区域治理和有效合作的重要方式。随着合作进程的深入,区域组织和域内各成员方面临的治理议题也更加复杂多样,严重影响了区域组织的治理表现。面对涉及多个领域的多元治理议题,区域组织往往会以发展变革的方式提升其治理效果,但发展方向和变革路径不尽相同。区域组织的权威层级和权威范围可以作为区分该组织变革类型的主要指标。在多元治理议题的冲击下,区域组织往往会发展为外溢型组织或环溢型组织。治理诉求是区域组织拓展其权威范围的主要推动力,地区认同则是区域组织提升其权威层级的根本动力。海上航行安全问题推动了北极理事会的变革,促使该组织发展成为外溢型区域组织。应对恐怖主义议题则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历经变革并发展为环溢型区域组织。为维持治理效果和自身地位,区域组织在多元议题的冲击下通过组织变革提升了自身在范围和层级两方面的权威。只有在区域组织的变革发展与成员方利益充分对接的情况下,各成员方才会对该组织产生足够的地区认同进而对其让渡权力,实现其提升权威层级的目标。

【关键词】区域组织;多元治理议题;权威层级与范围;治理诉求;地区认同

【作者简介】杨娜,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程弘毅,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技术变革、生态位构建与地缘政治的演进逻辑2024-11-05

技术变革、生态位构建与地缘政治的演进逻辑

叶成城
【内容提要】地缘政治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因果逻辑分析、学科边界界定和案例研究方法等问题上仍存在部分缺陷。作者试图从演化和生态位构建的视角给出一个新的地缘政治学分析框架,认为地理空间构成行为体间竞争的物理环境,并促使存活的行为体找到与自身地理禀赋相匹配的生态位。尽管地理禀赋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技术变革能够改变社会核心财富的生产方式,从而赋予地理禀赋新的含义。地理禀赋带来的结构性约束与国家的生态位构建行为共同造就了不同时代权力结构的地缘分布。农业时代最核心的资源是农业用地,行为体寻求陆权来控制肥沃的土地以实现财富增长;工业时代最核心的资源是机器和原材料,行为体谋求海权来控制殖民地和海上通道,通过分工和贸易实现财富增长;后工业时代最核心的资源是数字、硬件和算法,行为体谋求数字权力,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传统工业实现财富增长。因此,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下,中国既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塑造有利的地缘环境,也要根据生产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地缘战略。

【关键词】地缘政治;技术变革;地理禀赋;生态位构建;新质生产力

【作者简介】叶成城,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结构压力是国家间互动造就的2024-11-05

结构压力是国家间互动造就的

徐进
【内容提要】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围绕体系与单元的关系形成了体系决定论和单元决定论两大阵营。作者提出了一个弱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框架,旨在重新思考体系与单元之间的关系。弱结构现实主义既反对结构现实主义的绝对结构选择,也反对还原理论的绝对单元选择,试图走出“第三条道路”。弱结构现实主义在遵循结构现实主义一系列基本假定(国家是理性行为体这一点除外)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理论,主张体系必须通过结构压力才能驱动单元,结构压力是一个变量而非常量。结构压力的变化是国家间互动造就的。这样,弱结构现实主义就恢复了单元的能动性,形成了一个单元与体系双向互动的模型。相较于结构现实主义,弱结构现实主义可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较长时段内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国家间关系变化;相较于还原理论,弱结构现实主义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较长时段内大国关系发展的整体性趋势。弱结构现实主义既反对结构现实主义特别是进攻性现实主义对大国政治悲剧的命定式论断,也反对还原理论特别是大战略理论寄望于个人或团体能一举扭转大国政治悲剧的愿望式论断。

【关键词】结构压力;弱结构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体系理论;还原理论

【作者简介】徐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