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5年第6期

查看往期

论人工智能监管——国家—市场关系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技术权力2025-07-15

论人工智能监管——国家—市场关系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技术权力
余南平 栾心蔚
【内容提要】当前世界正面临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的转折点,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迅猛发展,其复杂性、多变性与监管滞后性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在大国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监管呈现独特的权力互动结构和演化轨迹。在国内层面,西方科技公司正凭借自身在技术、经济、社会与政治四个层面的操纵和掌控能力,通过结构性权力、工具性权力与示范性权力的聚合同主权国家围绕监管展开博弈,对国家权力构成一定程度的侵蚀。在国际层面,受技术竞争压力的影响,科技公司作为关键技术的开发者和推动者,其技术权力逐渐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而强化政治性,监管也由此被视为有助于获取决定性优势的战略工具。由此,国家与市场间呈现出更深层次的权力互动和结构性的利益交织,人工智能监管的权力结构也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导致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开始从技术竞争拓展为监管竞争,从而加剧了监管格局的不确定性。有鉴于此,作者提出“人工智能技术权力”的概念,旨在揭示科技公司如何通过结构性、工具性与示范性三类权力的耦合深度嵌入监管过程,从而重塑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国际政治经济学应超越传统的利益分配研究视角,对技术主导时代权力结构做出新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人工智能监管;国家—市场关系;科技公司;人工智能技术权力;技术政治
【作者简介】余南平,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栾心蔚,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韧性积累与耗散——区域组织在风险旋涡中的命运分野2025-07-15

韧性积累与耗散——区域组织在风险旋涡中的命运分野
李珊
【内容提要】当前,国际社会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区域组织的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同在内外风险交织叠加形成的风险旋涡中,不同区域组织的发展路径却大相径庭,有些得以存续且不断巩固,有些则逐渐衰落甚至走向解体。区域组织韧性的不同是导致这种显著差异的根源。区域组织韧性是指在内外部风险与危机下,区域组织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能力。它不仅涉及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还包含物质和理念双重维度:内部层面包括物质维度的制度韧性和理念维度的价值韧性,外部层面涵盖物质维度的资源韧性和理念维度的关系韧性。具有韧性的区域组织内部能够形成较强的组织凝聚力,面对外部结构压力时也能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从而实现韧性累积的良性循环;而韧性不足的区域组织难以凝聚内部共识,面对外部结构压力时缺乏自主性,容易陷入韧性耗散的恶性循环,面对后续风险时可能处于更加不利的状态,最终走向衰落甚至解体。根据韧性水平与主导韧性的差异,区域组织可分为均衡型、内向型、外向型及脆弱型四种类型。对东盟、欧盟、阿盟及南美联盟四个区域组织的比较研究印证了该分析框架的解释力。
【关键词】区域组织;韧性;区域治理;不确定性;地区一体化
【作者简介】李珊,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讲师。

什么决定了内战后的和平建设成效——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与过程追踪的路径挖掘...2025-07-15

什么决定了内战后的和平建设成效——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与过程追踪的路径挖掘与检验
陈菲 杨季宁
【内容提要】冷战结束后,内战以及内战后的和平重建逐渐成为国际安全治理的核心议题。尽管国际社会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和平建设实践,但不同国家在和平建设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和平建设三角模型,作者建构了包含国际支持、社会凝聚力与社会复原力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1991—2024年28个内战案例进行组态分析,揭示了四种促进高水平和平建设成效的充分条件组态类型,分别为以高水平发展援助和种族同质性为核心条件的援助—凝聚型组态、以大规模维和与高水平参与为核心条件的维和—复原型组态、以政治参与水平和经济福祉为核心驱动力的社会复原型组态以及强调社会凝聚力与社会复原力协同作用的凝聚—复原型组态。对卢旺达、塞拉利昂、克罗地亚和莫桑比克四个典型案例进行过程追踪后发现,和平建设内嵌于以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复原力为导向的国家建设进程中,国际干预主要通过弥补国内能力短板或与本土优势要素形成良性互补的方式为和平建设提供辅助支持。有别于变量导向的线性分析,作者运用混合方法揭示了和平建设“多重并发、殊途同归”的复杂因果机制,为后冲突社会选择差异化的重建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关键词】和平建设;国际支持;社会凝聚力;社会复原力;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作者简介】陈菲,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杨季宁,华中师范大学周边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