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期刊简介
杂志文章
版权信息
订阅指南
投稿须知
世界经济终审中论文
联系我们
首页
>>
期刊简介
>>
世界经济与政治
>>
2025年第8期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5年第8期
查看往期
请选择
年
请选择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5年第8期目录
2025-09-29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5年第8期目录
3 战后80年:世界历史的转折与回归 /刘德斌25 天翻地覆:从凡尔赛到波茨坦 /时殷弘38 算法权力影响人的安全机制分析 /蔡翠红 管航69 立信于人还是授人以柄——仲裁逆向选择与投资争端解决的效能异化 /陈佳96 南北之间: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政治经济逻辑 /沈陈121 干预感知、治理博弈与受援国回应策略选择——以乌干达、南非和坦桑尼亚公共卫生治理为例 /肖齐家155 英文摘要
战后80年:世界历史的转折与回归
2025-09-29
战后80年:世界历史的转折与回归刘德斌【内容提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年以来,世界的发展变化正在赋予这场战争更为重要的历史意义。从欧洲分裂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崛起,从美苏全球冷战与非殖民化运动的交织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从苏联解体、新兴国家转型到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从美国“单极时刻”的闪现到中国和印度等非西方大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再到世界经济政治新常态的形成,欧洲主导世界的时代走向终结,美苏争霸世界的时代成为过去,美国和西方的世界主导地位也开始动摇和瓦解,世界面临着向战前世界或16世纪欧亚大陆多极均衡状态两种“历史的回归”趋势的角力。在这个世界历史的转折关头,大国认同的重构或矫正再次成为时代的考验。中国历史上我者与他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构成了中华文明博大包容的进取精神。在一个大国认同日趋窄化的世界,自身的历史经验正在助力中国成为世界历史前行的主要驱动力量。【关键词】欧洲时代;美苏冷战;新兴国家;世界经济政治新常态;历史的回归【作者简介】刘德斌,吉林大学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
天翻地覆:从凡尔赛到波茨坦
2025-09-29
天翻地覆:从凡尔赛到波茨坦时殷弘【内容提要】从《凡尔赛和约》签署到波茨坦会议落幕,世界政治秩序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新的世界秩序肇基于凡尔赛体系对欧洲殖民列强间复杂尖锐矛盾的错误战略处置,成型于反法西斯同盟诸位大战略家的务实政治博弈。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物质和精神损毁,并因其缔造的凡尔赛体系内在的结构性缺陷埋下了下一场更大冲突的祸根。此后20年中,以英法为主的欧洲政治领导普遍缺乏战略远见,既不能理解也无法有效应对以德国为代表的那些政府和民众关于修正乃至颠覆凡尔赛体系的种种谋划和举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拼杀中,胜负荣辱与权势兴衰根本上取决于此前各国所培植的战略实体经济及其在战时环境下的总体动员能力。作为欧洲侧翼大国的美国与苏联胜出。自此以降,以欧洲传统中等国家为中心的国际体系让位于拥有洲际规模的超级大国之间的碰撞博弈,真正的全球政治时代来临。世界权势的桂冠大体只会在殊为有限的几个幅员大国之间流转。【关键词】世界大战;国际体系;战略远见;战略实体经济;世界政治秩序【作者简介】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算法权力影响人的安全机制分析
2025-09-29
算法权力影响人的安全机制分析蔡翠红 管航【内容提要】进入数字时代,算法权力已成为重塑社会关系的重要力量,对人的安全造成了深远影响。以科技公司为主的市场主体通过算法收集、占有并商品化个人数据,从中获取利益,同时赋予算法更大的权力。基于数字时代的新事实与新问题,人的安全可以进一步解读为免于自我暴露、自我丧失的恐惧以及选择和资源的匮乏。算法权力通过行为塑造和语境塑造两条路径对人的安全的四个方面产生持续侵蚀,即借助行为监控与信息筛选直接引发个体对隐私暴露和选择受限的担忧,同时通过话语替代与经济嵌入间接导致人的主体性危机以及资源获取不平等。通过分析数据采集、呈现、生成与评估四类算法的对应案例,算法权力对人的安全影响机制得到验证。为缓解技术与数据驱动的算法权力侵蚀人的安全,可以采用安全优先、创新优先、风险缓冲或市场主导的四种情境治理策略。短期内,这些策略有助于在算法治理的三难困境中寻求价值平衡;长期来看,则有助于通过灵活有效的治理实践,使人的安全逐步成为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核心关切。【关键词】算法权力;人的安全;算法治理;人工智能;权力机制【作者简介】蔡翠红,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管航,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
立信于人还是授人以柄——仲裁逆向选择与投资争端解决的效能异化
2025-09-29
立信于人还是授人以柄——仲裁逆向选择与投资争端解决的效能异化陈佳【内容提要】如何通过规则设计与执行机制有效促进国际合作是全球治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国际经贸治理是法律化执行机制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其框架下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在复杂的治理环境中日益面临争议和挑战,但有关根源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识别和应对。投资条约中赋予投资者单方面发起仲裁的核心条款——事前仲裁同意——是考查争端解决规则设计对投资仲裁行为与投资治理效能影响的关键。在遵约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仲裁逆向选择机制的作用下,事前仲裁许可可能会扭曲投资者的仲裁激励,导致诉权的不当使用。基于国家对子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投资条约中的事前仲裁同意显著增大了事实依据较弱仲裁案件被提起的概率,并在一定情况下同来源于条约伙伴的外资流入占比呈负相关。这一发现有助于丰富对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中法律化争端解决机制运行逻辑的理解,突出呈现了制度设计在治理绩效中的复杂效应,也为全球经济治理演变趋势的再评估提供了经验基础与理论启示。【关键词】国际经贸治理;投资争端解决;仲裁同意;双边投资条约;外国直接投资【作者简介】陈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