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3年第11期

查看往期

大国博弈背景下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自主性分析2023-12-04

【内容提要】随着地区一体化组织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对其自主性的讨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自主性不仅涉及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还包括物质和理念双重维度。从内部层面来看,自主性的指标包括物质维度的资源汲取能力和理念维度的内部共识;从外部层面来看,自主性的指标包括物质维度的集体行动能力和理念维度的外部承认。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自主性既受到一体化组织成员国赋予职权塑造的独特组织结构与决策过程的内部约束,也受到国际体系刺激因素尤其是大国博弈程度的外部塑造。在大国博弈缓和的背景下,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制度化水平与自主性呈正相关;在大国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大国博弈的烈度则会通过地区一体化组织制度化水平传导至组织内部,继而影响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自主性。欧盟与东盟作为地区一体化组织的代表,大国博弈加剧的外部刺激对两者的自主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不仅源于两者的制度化程度差异,更在于大国博弈对二者的塑造程度不同。大国博弈加剧的外部刺激使得制度化程度更高的欧盟自主性受到更多掣肘,导致欧盟内部对自主性的共识弱化,外界对欧盟自主性的承认度也有所下降;而制度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东盟内部有效协调与“东盟方式”共同塑造了国际社会对东盟中心地位的普遍认可。 

国际制度复合体的结构及其应对策略2023-12-04

【内容提要】制度复合体已经成为国际制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内部结构是国际制度复合体的组织属性,且不同的制度解决方案存在不同的利益和偏好,有必要对国际制度复合体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寻求理想的结构特征并改革现有的制度复合体。国际制度复合体的结构包括制度间的等级高低、功能差异和政策沟通程度三方面内容,它们构成国际制度复合体结构分析的三维空间,决定了国家与其他行为体谈判和遵守制度规则的战略环境。有效应对国际制度复合体的挑战需要从其自身结构出发,妥善处理好制度运行面临的不同利益和偏好,避免国际制度复合体内部出现结构失衡。分工型制度复合体可以进行功能分化,等级型制度复合体可以实现单边控制,而沟通型制度复合体可以进行政策协商。基于对亚太地区经济制度复合体的社会网络分析及相关国际制度的具体实践,作者分析了该地区等级型、分工型和沟通型制度复合体的结构特征、演化趋势以及相关制度复合体如何影响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认为亚太地区各类制度应加强政策沟通并推动沟通型制度复合体的建设,避免走向功能分化的平行制度体系。中国应基于自身的政策选择来合理界定制度复合体的边界和范围,在制度复合体内落实互利共赢的制度化合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