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期刊简介
杂志文章
版权信息
订阅指南
投稿须知
世界经济终审中论文
联系我们
首页
>>
期刊简介
>>
世界经济
>>
2021年第11期
《世界经济》
2021年第11期
查看往期
请选择
年
请选择
2021年第11期目录
2021-11-24
世界经济
2021年第11期
目录
异质性资本与技术变迁:反思罗默定理的理论缺陷 乔晓楠 李欣
清末开埠通商的长期影响:外商投资与进出口贸易 张川川 张文杰 李楠 杨汝岱
僵尸企业债务支付拖欠与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李旭超 宋敏
创新型城市、所有制差异与企业创新:基于目标考核视角 闫昊生 孙久文 蒋治
户籍的代际关联、“农转非”与长期人力资本 高跃光 冯晨 唐雅
政府与国有企业间的利润分配对企业超额雇员的影响 张训常 苏巧玲
高铁与病毒传播 王耀辉 王凯璇 孙鹏
企业上市与税收规避 李青原 陈世来
活在当下还是着眼未来:中国跨期替代弹性的估计与决定 朱超 易祯
异质性资本与技术变迁:反思罗默定理的理论缺陷
2021-11-24
【内容提要】罗默定理是置盐定理的重要拓展。本文指出罗默定理仅适用于部门整体技术变迁,如果引入部门内部的异质性资本与技术扩散过程,即使实物工资不变,由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推动的利润率下降依然可以出现。只要掌握新技术的高效率资本能够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超额利润,即使在该技术普及后利润率下降,其仍有动机选择新技术进行生产。基于中国2001至2014年的经验研究发现,罗默定理并不能解释全部情况,一些年份发生了"马克思偏向型技术变迁",进而不足以否定马克思的科学论断。
清末开埠通商的长期影响:外商投资与进出口贸易
2021-11-24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清朝末期开埠通商这一自然实验,考察了历史上的贸易开放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历史资料、经济普查和海关调查等数据,本文发现清末通商口岸地区比其他地区在当代具有显著更高的FDI和进出口贸易规模,在采用倍差法和工具变量等方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我们对背后的作用机制做了初步探讨,发现相对于其他地区,通商口岸地区的居民对外国人的信任程度更高,并且通商口岸地区有相对更好的企业融资环境。
僵尸企业债务支付拖欠与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2021-11-24
【内容提要】被拖欠账款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阻碍。本文以僵尸企业为切入点,探讨民营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发现:(1)僵尸企业的应付账款明显高于正常企业,具有债务支付拖欠的性质。(2)僵尸企业显著拖欠了上游民营企业的账款,并且其应付账款主要是拖欠民营企业的。国有僵尸企业更容易拖欠上游民营企业的账款,而民营企业自身的市场势力强和所在省份的产权保护有助于减少被拖欠。(3)僵尸企业通过商业信用渠道显著拉低了上游民营企业的TFP,债务支付拖欠通过融资约束机制产生效率损失。治理僵尸企业政策应既要在僵尸企业生成过程中防止拖欠民营企业的债务,也要在清理僵尸企业过程中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债权。
创新型城市、所有制差异与企业创新:基于目标考核视角
2021-11-24
【内容提要】目标考核是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关键环节,会显著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这一典型的地区性政策为切入点,借助三重差分方法,利用中国工业企业专利申请与授予的微观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在面临考核压力时,政策实施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国有企业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作用显著强于非国有企业,这种差异更多体现在受到目标考核的发明专利上,而且当政府面临更强的考核压力时差异更加明显。此外,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资源倾斜效应"和国有企业自身的"策略性创新"是两个主要机制。本文为政府目标考核对企业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