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期刊简介
杂志文章
版权信息
订阅指南
投稿须知
世界经济终审中论文
联系我们
首页
>>
按主题分类
>>
国际政治与其他学科
按杂志分类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经济评论》
按主题分类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
全球宏观
中国经济
国别与地区经济
国际政治经济学
全球治理
能源与环境
国际关系
国别与地区政治
国际政治与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德国数字经济反垄断监管的实践与启示
2021-11-12
【内容提要】德国数字经济反垄断监管走在世界前列,例如率先发布系列研究报告、积极执法、全面修法。德国竞争政策制定深受弗莱堡学派影响,重视构建经济秩序,坚持有限国家干预原则,强调垄断者的特殊义务。德国数字经济反垄断监管的成功之处在于重塑了更注重消费者保护的监管体系,优化了禁止滥用市场力量制度,并有效规制了数据垄断行为;不足之处在于并未让德国本土的数字平台企业发展起来,无法保障数字主权。中国应吸取德国的经验和教训,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开展数字经济时代竞争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正确看待和处理数据问题,合理优化与平台相关的反垄断监管。
规范选择、权力竞争与美国“航行自由行动”
2021-11-12
【内容提要】美国”航行自由行动”不仅针对中国,也涉及全球各大洲50多个沿海国家。既有航行自由研究有规范和权力两种解释路径,前者主要强调规范差异,后者则侧重权力竞争和安全冲突。现实中,美国采取“航行自由行动”时极少只遵循规范或权力逻辑,两类逻辑经常同时存在,而且规范和权力本身往往也是多种而非单一的。作者构建了1991—2010年全球122个沿海国家的海洋规范和有关安全变量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层次模型法研究国际规范和国家权力如何影响航行自由行动对象国的选择。研究发现:在“航行自由行动”中美国对国际规范的选取会遵循权力逻辑,选择有助于权力扩张的类型;考虑权力因素时则会遵循规范逻辑,选择有助于被普遍接受的类型。即国际秩序中规范和权力互动是双向的,规范可以抑制权力,也可以正当化权力;权力可以破坏规范,也可以促进规范。这一框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美国“航行自由行动”的特征以及美国塑造国际秩序的不同策略。
德国“嵌入式崛起”的路径与困境
2021-01-25
【内容提要】现有大国崛起研究往往过多关注“修昔底德陷阱”式案例,忽略了诸如德国“嵌入式崛起”的替代路径,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选择偏差和执果导因问题。嵌入式崛起是指崛起国通过价值内化和身份塑造,“嵌入”主导国所建立和维护的价值体系和国际秩序中,并以此为基本前提来积极追求权力的增长和影响力的扩大,聚焦于规范性权力的塑造而非基于实力的权力,致力于成为“塑造性大国”。德国在半个多世纪中践行了嵌入式崛起,在大国地位稳步上升的同时避免了与现有霸权国及其体系之间的紧张关系。作者分析了德国的嵌入式崛起在国际安全领域追求大国地位时遭遇的困境,即在由实力政治主导的现有国际安全秩序中,德国试图推行以规范代替实力的全球安全秩序观,不但有悖于主导国所推行的全球安全秩序并对其构成挑战,而且面临着嵌入与崛起之间的两难:坚持塑造则相对于现有主导国而成为他者,保持与现有主导国的认同一致则限制德国在安全领域追求塑造性大国目标的努力。德国正积极探索如何克服嵌入式崛起的困境,即在不成为军事大国的前提下成为全球性安全大国。德国的崛起经验为新兴大国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借鉴。
边缘困境与春秋霸政——基于道义现实主义的扩展讨论
2021-01-25
【内容提要】中心—边缘格局是一种地理、文化和政治意义上的异质结构。在中心—边缘格局下,边缘国家构建体系霸权存在显著的合法性困境,即“边缘困境”。即便边缘国家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实现赶超,其与中心地带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差异短期内也很难消除,使得该国在国际体系中继续受到歧视、排斥甚至打压。春秋时期的国际关系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格局,楚、吴、越处于体系的边缘。但春秋霸政却存在明显的二律背反现象:一方面,在“尊王攘夷”的纲领下,中原地区不断强化与边缘国家的分野;另一方面,楚、吴、越成功突破“尊王攘夷”的桎梏,实现从制衡对象到联盟领导的转变。道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出发点是单元层次,特别是崛起国的政治领导和对外战略。边缘国家作为崛起国的类型之一,无疑适用于道义现实主义的基本逻辑。不过,道义现实主义没有关注国家属性问题,低估了边缘国家崛起的合法性困境。边缘国家必须采取持续的规范学习,在长时段内取得较霸权国更高的道义水平,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边缘困境的负面影响。此外,边缘国家还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不断调整规范学习与结盟选择的战略组合,改善本国中长期的发展环境。
国际组织决策的智能体计算实验——以欧盟成员构成演变与决策机制变革为例
2020-08-22
【内容提要】国际组织的成员构成与决策机制是国际组织研究的重要议题。以欧洲联盟为例,成员规模的扩张与收缩以及决策机制的变革是影响欧盟发展方向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问题。对于相同的政策提案(条约草案),不同的成员结构和决策机制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作者基于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型的完整建模过程构建了一个国际组织决策的网络化多智能体模拟系统,在微观决策层面以群体决策理论构建成员国的行为互动机制,在宏观结构层面以加权极性社会网络模型描述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演化规则,并基于系统动力学设计心理反馈机制实现微观层面国家主体行为和宏观层面国家间关系结构之间的双向交互。进而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范式,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构建严格的实验条件,模拟运行和比较不同的决策机制设计以及不同的成员扩张或收缩方案对欧盟决策过程及结果的长周期影响,为事关欧洲一体化前景的关键性、争议性议题研究提供理论思考和计算支撑。该研究是人工智能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国际关系领域的一次前沿拓展,尝试了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工具的集合,也是“计算政治科学”这一新兴交叉领域的一次新的探索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