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期刊简介
杂志文章
版权信息
订阅指南
投稿须知
世界经济终审中论文
联系我们
首页
>> 杂志文章
按杂志分类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经济评论》
按主题分类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
全球宏观
中国经济
国别与地区经济
国际政治经济学
全球治理
能源与环境
国际关系
国别与地区政治
国际政治与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世界贸易组织补贴规则的改革
2024-08-11
世界贸易组织补贴规则的改革
作者:
张军旗(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摘要:补贴规则改革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成员认为现有补贴规则不足以应对某些扭曲市场的补贴,提出了强化补贴规则的系列建议。其他一些成员则希望通过补贴规则的改革在避免贸易扭曲与实现正当政策目标之间寻找新的平衡。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也需要对一些补贴规则做出调整。现有补贴规则改革建议涉及《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中的补贴的认定及三大类补贴规则的调整等诸多方面,但其合理性程度不一。中国应反对对国有企业制定歧视性补贴规则,并考虑促进国内的市场化改革、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等因素,理性地权衡利弊得失,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参与补贴规则改革谈判。
科技企业与网络空间国际秩序构建——基于倡导网络安全规范的视角
2024-08-11
科技企业与网络空间国际秩序构建——基于倡导网络安全规范的视角
作者:
杨乐(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郎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摘要:数字时代,具有技术和数据资源优势的科技企业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潜在行动者,但科技企业以何种方式影响国际秩序以及影响程度如何,则需进一步研究。目前网络空间仍然缺乏具有强约束力的国际规则,网络空间国际规范成为构建网络空间国际秩序的有效方式。本文聚焦科技企业微软、西门子和华为倡导网络安全国际规范的实践,形成所属不同国家、不同规范倡导路径和效果的案例光谱。比较研究发现,科技企业中领先的网络规范倡导者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倡导路径,但较难在行业内普及;科技企业倡导行业落实的网络规范比倡导国家落实的网络规范效果更好;科技企业倡导的网络规范能够进入国家主导的国际规范进程,但易受国家间数字竞争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当前,科技企业愈发具备倡导网络空间国际规范的能力和动力,未来主权国家和科技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实现网络规范对接,协同倡导规范成为构建网络空间国际秩序的可行路径。
国际经贸规则形成过程中的国家互动机制
2024-08-11
国际经贸规则形成过程中的国家互动机制
作者:
孙嘉珣(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研究国际经贸规则形成时的国家互动过程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现有文献缺乏可以直接适用于国际经贸规则形成的理论和模型。通过梳理有关国际经贸规则形成的研究文献和谈判资料发现,规则形成过程中的国家互动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规则提出阶段、规则协商阶段和规则扩散阶段。在规则提出阶段,国家基于国家利益和成本收益权衡,设计或采纳规则构想,并着手召集谈判;在规则协商阶段,规则设计国和其他利益相关大国进行意见和利益的交换,通过议价和相互妥协达成一致的规则草案;在规则扩散阶段,未参与规则协商的国家很难改变已经形成的规则草案,只能通过利益权衡决定是否接受规则。在这三个阶段,国家可以采取的策略包括在精神层面寻求共识和在物质层面施加压力。
《国际经济评论》2024年第3期目录
2024-05-27
《国际经济评论》2024年第3期
目录
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演进、影响和应对 /陈龙 刘刚 戚聿东 陈定定 申卫星 张世华 温百华
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基于技术特性与议题属性的分析 /薛澜 赵静
人工智能与社会公平:国际经验、影响机制与公共政策 /陈斌开 徐翔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分布、技术经济特征及挑战 /蔡跃洲 韦结余 钟洲
中国碳市场建设的经验、成效、挑战与政策思考 /齐绍洲 程师瀚
美欧气候治理的路径差异、弥合趋势及其影响 /江清云 杨洁
中国式转型金融:典型事实、发展动力与现存挑战 /刘瑶 张斌 张明
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演进、影响和应对
2024-05-27
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演进、影响和应对
作 者:
陈 龙(罗汉堂)
刘 刚(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工程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
戚聿东(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陈定定(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海国图智研究院)
申卫星(清华大学法学院、智能法治研究院)
张世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温百华(国防大学战略咨询中心)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在过去十年的革命性突破,是科技—产业—金融有效结合的卓越范本。其技术突破建立在多方市场力量的高效协同上,技术领先性、产品市场力与风险投资回报之间形成有力的正向循环,从而有效应对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风险。人工智能产业化部门和产业智能化部门的正反馈和互补性创新,不仅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而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按照人工智能加速回报定律,未来几十年可能会迎来人工智能的“经济奇点”。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数字经济,总体上对就业岗位的创造效应可能大于替代效应,但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会有所不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还极大地提升了科学发现的深度、范围和潜力。然而,在各国人工智能实力分化与大国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呈现出新的态势,如两极竞争格局逐渐突出,集团化、阵营化明显加剧,国际经济合作遭遇挫折。美国对华地缘战略竞争与智能科技迈过“奇点”在历史性节点上碰撞,推动国家间极限战略竞争,推进战争形态根本性演进。智能竞争成为国家安全重心,智能手段赋能极限战略竞争。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既要通过立法破除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其应用的障碍,又要通过立法处置人工智能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充分认识必要监督与过度监管之间的微妙差异,并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变化,调整和更新监管的内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