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期刊简介
杂志文章
版权信息
订阅指南
投稿须知
世界经济终审中论文
联系我们
首页
>> 杂志文章
按杂志分类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经济评论》
按主题分类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
全球宏观
中国经济
国别与地区经济
国际政治经济学
全球治理
能源与环境
国际关系
国别与地区政治
国际政治与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国际经济评论》2024年第4期目录
2024-08-11
《国际经济评论》2024年第4期
目录
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朱民 黄益平 李稻葵 丁志杰 管涛
全球非银行金融机构脆弱性特征、根源及启示 /熊启跃 初晓
国际税收治理领域权力的来源与测度研究 /何杨 姚东旻 孟晓雨 庄露
挂锚与造锚—— 从香港货币制度的演变传统看联系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 /王博文
世界贸易组织补贴规则的改革 /张军旗
科技企业与网络空间国际秩序构建—— 基于倡导网络安全规范的视角 /杨乐 郎平
国际经贸规则形成过程中的国家互动机制 /孙嘉珣
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2024-08-11
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作者:
朱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
丁志杰(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
管涛(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银证券)
摘要: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并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首先,以零碳金融创新为契机,积极探索人类历史中前所未有的零碳金融发展模式,推进中国零碳金融体系建设,成为构建金融强国、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最佳诠释。其次,金融高水平开放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经验表明,金融强国通常都拥有开放的金融体系、货币和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中国金融国际影响力,应努力让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与国际市场制度接轨,保持并增强中国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服务内地的金融强国建设。此外,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更具战略意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来源之一。最后,金融强国建设还须紧紧抓住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通过做大做强国债市场,推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释放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性,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全球非银行金融机构脆弱性特征、根源及启示
2024-08-11
全球非银行金融机构脆弱性特征、根源及启示
作者:
熊启跃(中国银行研究院)
初晓(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摘要: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信用创造、期限转换、经纪媒介及担保增信等基础性功能,对全球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事件频发,其脆弱性特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全球金融机构版图的演变特征,并结合2020年以来最新风险案例,重点对美国优质货币市场基金、先行者资本对冲基金、英国养老金、美国黑石集团房地产投资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特征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交易策略和行为方式激进、公司治理机制缺失、风险救助和处置机制不完善是非银行金融机构脆弱性的主要根源。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本文提出应引导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防止宏观政策超调造成的负面冲击,加强集中度、杠杆率等微观监管,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及风险处置框架等建议。
国际税收治理领域权力的来源与测度研究
2024-08-11
国际税收治理领域权力的来源与测度研究
作者:
何杨(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姚东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孟晓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庄露(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权力是理解全球治理问题的关键。国际税收治理作为全球治理的组成部分,其规则制定、改革推进与国家间权力格局变化密不可分。回答如何界定和衡量国际税收治理领域中的权力以及其结构是否发生变化等问题,有利于解释国际税收改革中出现的诸多现象,以及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国际税收改革的方向。本文对国际税收治理领域的关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进行界定,综合使用多个数据库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税收治理领域结构性权力和关系性权力的变化进行测度,并结合近些年国际税收改革案例对测度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美国在国际税收治理领域依然拥有最大权力,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还保持着权力优势,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税收治理领域的权力不断提升。本文的研究为更好地理解国际税收治理及未来改革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框架。
挂锚与造锚——从香港货币制度的演变传统看联系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
2024-08-11
挂锚与造锚——从香港货币制度的演变传统看联系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
作者:
王博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摘要:联系汇率制度作为香港金融体系的基石,其演变趋势值得研究,这需要回顾和总结香港货币制度演变的历程和传统。关键问题在于港币如何挂锚,而核心传统做法是以货币发行局的方式将港币锚定货币金字塔的顶层货币,当旧锚货币衰落便寻找新锚货币并与之挂钩。这一传统经验是香港货币制度所处的历史结构的产物。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看,香港货币制度形成和演变主要源于三个结构性特征:国际货币体系的等级性和霸权性、香港产业结构的外向性和灵活性、香港政治制度的偏向性和承压性。中短期看,多数结构性特征难以改变,仅部分结构性特征有弱化之势。基于此,展望演变趋势,以挂钩美元为核心要义的联系汇率制度仍然最适合香港;最可能的变革节点是美元霸权地位被替代之时,外部金融冲击和香港内部问题共振引发的变革风险也不容忽视;最可能的变革方式仍是被动挂钩顶层货币,其中港币自由流动是必选项;以私营商业银行为主、政府为辅的货币发行制度仍会延续。相较于如何挂锚,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变动背景下怎样参与造锚更关键,也更艰巨。